河内郊区的一家纺织厂里,老板陈如松盯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成衣,狠狠掐灭了手里的烟头。 就在上周,他被迫解雇了50名工人,因为美国新关税政策中针对“中国转运商品”的40%惩罚性关税,让他从中国进口的棉纱价格暴涨,每件衣服的成本飙升到毫无利润可言。
“20%关税吃光利润,再没有中国供应,我们只能等死。 ”他对着本地记者愤然控诉。 这个场景,正在越南无数工厂里重复上演。
7月15日,特朗普高调宣布:对全球多国的关税征收将于8月1日正式启动,而与越南的贸易协议“已基本敲定”。 但鲜少有人注意到,越南政府至今未在关键条款上签字。
根据谈判知情人士透露,越南最初以为税率是11%,直到最后一刻被美国单方面提高到20%,且附加了更致命的40%“转运税”。 这种针对使用中国原料的越南商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,直接切断了越南制造业的命脉。
越南签了什么? 零关税换60%惩罚性关税
根据协议文本,越南向美国商品全面开放市场,汽车、农产品等享受零关税准入。 作为交换,美国对越南商品分两档征税:20%基础关税针对“越南制造”,而针对含中国原料的产品则叠加40%转运税,总税率高达60%。美国海关将直接入驻越南港口,审查商品原产地,甚至追溯过去三年的出口记录。
对越南而言,这是一场绝境求生。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达1230亿美元,美国市场占其GDP的30%。 当4月特朗普威胁加征46%关税时,越南股市单日暴跌6.7%,汇率创31年新低。
资本外逃的压力下,三星暂停扩建,耐克转移订单,越南最终以主权让渡换取喘息,但代价是本土产业崩溃。 河内汽车配件市场里,中国产线束价格暴跌40%却无人问津,因为美国车企凭借零关税优势直接倾销。
40%转运税:精准绞杀中国供应链
协议中致命的武器,是专门针对“中国制造”的40%转运税。 越南纺织业70%的化纤面料依赖中国供应,电子产业80%的芯片从中国进口。 以英特尔胡志明市工厂为例:每天消耗的50吨高纯度硅片,70%来自中国宁夏。 新关税要求三个月内实现50%原材料本土化,但越南硅片厂产能仅能满足12%的需求。
这种脱离现实的规则,正在引发连锁混乱。 泰国价值2.3亿美元的榴莲被美国海关扣留,只因集装箱里混装了200箱中国产保鲜剂;沃尔玛紧急要求越南供应商提供“从原材料开采到出厂”的全链条证明,迫使工厂雇佣200名中文翻译连夜核对文件。
而河内仓库里,积压着5亿美元滞销成衣,它们的拉链产自中国,被美国零售商拒收。
全球反抗:特朗普的关税战撞上铁板
当特朗普在4天内向23国发出加税威胁时,他或许没料到如此强硬的反击。 巴西总统卢拉直接退回特朗普的信函,并召见美国大使抗议其干涉内政的条款;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·乔利公开声明“绝不妥协”;日本首相石破茂更直言“即使面对美国,也绝不牺牲本国农业”。
欧盟的反制最为系统化。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已准备“所有可用手段”,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则披露:美国汽车关税已造成德企数十亿欧元损失。
而中国商务部早在7月初就亮明底线:坚决反制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交易。 当越南协议陷入僵局,中国企业已快速行动,中老铁路年运量飙升至400万吨,替代越南中转地位;天合光能转战中东,在阿曼的电池成本仅为美国同类项目的三分之一。
河内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揭示了更深层的动荡:7月前两周,13亿美元外资撤离越南制造业,转向马来西亚和印尼。 而在胡志明市的三星工厂门口,工人们举着“拒绝去中国化”的标语,他们深知,若失去中国的原料供应,越南连一双耐克鞋都造不出。
永华证券-免费配资平台-配资门户难简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