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8家影院,2217块银幕,规模体量排在全球城市首位——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的这组新数据,为上海的文化气质增添了注脚。
在上海,兰心大戏院、大光明电影院、美琪大戏院等老字号影剧院纷纷更新迭代,通过修缮保护、活化利用、技术升级,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,实现了台上与台下、历史与现代、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。
对照影像资料力争修旧如旧
脱口秀打头阵,接着是青年剧团原创喜剧、上海爱乐乐团铜管专场……兰心大戏院的办公室里,演出表排得满满当当。
戏院建成于1931年,如今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。业务总监王晓轶介绍,戏院虽然几经修缮,但随着时间推移,还是会出现漏水、掉墙皮、外立面裂缝等问题。
2020年7月,兰心大戏院整体修缮保护工程启动,以“修旧如旧”为原则。对于复杂装饰和构件,修缮团队对照影像资料,按原形制进行建模、定制。面对各种复杂情况,有精细化方案,如在清洗方式上,泰山砖采用专业脱漆剂,花岗岩则采用泥敷与砂洗。此外,观众厅的穹顶和墙面还安装了吸音板,优化听觉体验。
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,得到市民刘先生的好评:“现在的样子跟老照片一比,还原度很高,看戏剧、看电影,都特有仪式感。”
目前,兰心大戏院已成为上海国际喜剧节主会场,年客流量、营业收入预计比修缮前增长两成多。
场地活化利用 业态融合创新
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首日,雨后晚风送爽。南京西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,两处空间各自精彩:楼下影厅,观众欣赏着高清修复版经典电影;楼上餐厅,露台放映着青春励志影片,银幕与城市天际线“同框”,带来独特的用餐和观影体验。
“听说新开的这家主题餐厅很有特色,就过来尝尝鲜。”顾客周女士说。
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光明电影院,始建于1928年。顺应上海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的趋势,影院将普通餐饮区改造为电影文化主题餐厅,去年8月重新开业。
“这次升级,在保留建筑原始结构的基础上,活化利用了顶楼的露台空间,开发了多元的体验场景。”餐厅运营方市场总监杨勇介绍,“周末、节假日和电影节期间,我们安排了露天放映、歌舞表演等活动。电影节期间,餐厅客流量比平时提高了五成。”
餐厅的环境和餐食也与电影有关联。例如其中一间包房,就尝试借鉴武侠电影的经典元素,投影出竹林、武打等画面,让顾客可以边品尝小青龙竹笋等美味佳肴,边感受光影的灵动之美。“技术调试成熟后,不久就会面向顾客营业。”杨勇说。
舞台全面升级 承接顶尖剧目
今年5月,英国音乐剧《六个皇后》在美琪大戏院精彩上演。历经约10个月的技术升级,如今的戏院具备了高水准的舞台技术,表现力十足。
1941年落成的这座戏院,在2011年迎来了为期5年的大规模修缮。当时,修缮以保养建筑为主,未能兼顾到舞台。
打造“亚洲演艺之都”的上海,持续向国际剧团敞开怀抱,对舞台技术的要求高了起来。“为了让戏院具备承接能力,必须增强舞台功能。”美琪大戏院相关负责人说,去年7月起,戏院因技术升级而暂停营业。
戏院技术升级工程负责人介绍,以某部知名音乐剧为例,其演出设备需要20多辆集装箱货车运输,每场演出有20多次布景变化。“参照高标准,戏院在舞台范围内设置了8根钢立柱,新建了445平方米的独立钢架体系。升级后,地板和栅顶荷载能力增至原来的1.5倍到2倍,舞台机械精准度、稳定性、运行速度等也明显提升,能满足复杂剧目的需要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光影流转,一座座老字号影剧院与时俱进,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活力与魅力。
永华证券-免费配资平台-配资门户难简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